2012年2月29日 星期三

當代通備大家長:馬賢達先生


馬賢達宗師於1953年勇獲
全中國短兵技擊第一名
馬賢達先生,回族,1932年生,祖籍河北滄州,幼承家學,五歲習武,完整而 系統的繼承父親馬鳳圖宗師所開拓弘展的通備武學藝業,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習練和整理、以及博覽各門各派武術,精通「馬氏通備武學」中之以通備勁染化的劈挂、八 極、翻子,戳腳、太祖八斬、螳螂九手、散手、長、短兵格鬥、鞭杆和各類兵刃等。已成為當代世人所共識的「馬氏通備武學」主要繼承人和傳播者。 馬賢達宗師於早年求學時,在武術上即已有甚傑出之表現,1951年在天津獲短兵格鬥中量級冠軍,1952再獲短兵格鬥冠軍、散手中量級冠軍和表演十名一等 獎。1953年春獲華北地區短兵格鬥冠軍,技壓群雄,同年秋獲全中國短兵格鬥冠軍。1954年自天津河北師院體育系畢業後,即至陜西師範大學體育系執 教,1962年又轉調至西安體育學院主持武術及競技之教學、訓練及研究工作,在西安體院執教22年,1983年初調任陝西省體委副主任,至2001年退 休。 馬賢達宗師長年居於西安,約50餘年來奉獻於武術教學事業,桃李無數,更有從日本、俄羅斯等地不遠千里求教者。1973年受中國國家體委委託,執筆修訂了 「武術競賽規則」,經審定後成為日後全中國武術競賽的規範。並經常出任武術、拳擊、擊劍、摔跤等競賽項目裁判,多次出任中國全國武術比賽總裁判長、總評議 長及仲裁委主任等職。1995年被國家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和中國武術協會授與「中國當代十大武術名教授」。1998年,由國家武術運動管理中心評為段位制最 高段位(九段),在電影《少林寺》裏,曾擔任首席武術指導。
馬賢達宗師歷任:陝西省武協主席、中國武協委員、常委、副主席。1983年出任陝西省體委副主任、陝西省政協六屆、七屆常委。
主要著述有:武術基礎練習(一)、大刀王五傳奇、通備拳(日文版)、中國短兵、主編《中國武術大辭典》等。
        (下二張圖為2002年12月份功夫雜誌專訪馬賢達宗師

馬賢達宗師示範八極拳

2012年2月28日 星期二

近代通備宗師:馬英圖先生

馬英圖先生(1889-1956)字健勳,也是民國年間赫赫有名的武術大家,自幼隨父親及長兄馬鳳圖先生習武,1904年師從張拱辰先生習 八極、六合拳械,是張拱辰先生之入室弟子。1910年協助長兄馬鳳圖宗師在天津創立中華武士會。後就讀于奉天警官學校,並師從郝鳴九、程東閣、胡奉三等武藝名 家習翻子、戳腳,造詣精深。1920年隨馬鳳圖宗師參加馮玉祥部,擔任上校參謀等職務。1927年隨張之江赴南京創辦中央國術研究館 (後改稱「中央國術館」),並參與籌辦了第一次國術國考。並在館內為教師班學員教授八極、劈挂、苗刀、風磨棍、大槍等藝,1930年代末,曾在劉汝明、宋 哲元部擔任武術教官。馬英圖宗師畢生從事武術事業,培養了曹硯海、馬承志、李元智、何福生、牛曾華、韓俊元等一大批武術名家。

近代通備宗師:馬鳳圖先生

馬鳳圖先生(1888-1973),字健 翊,回族,河北滄州人,自幼即從祖父、父親學習劈挂、八極等家傳武藝,12歲起又師從鹽山名師黃林彪系統學習通備拳法,兼學中醫。對中醫及通備拳械有極深 的造詣。1909(宣統元年)進入北洋師範學院,並加入同盟會。1920年代攜弟英圖及長子廣達加入馮玉祥之國民軍。進入軍政生涯。1924年在張家口與 張之江創辦新武術研究會,並任馮玉祥部白刃戰術研究室主任,主編有《白刃戰術教程》,1926年隨馮玉祥軍進入西北,之後在寧夏、甘肅青海擔任過縣長、軍 法處長、專員、廳長、省府委員等職,1933年到1935年創辦了甘肅省國術館、青海省國術館,並兼任兩館館長,1945年兼任西北師範學院體育系教授。 後來一直行醫於蘭州。1949年之後又曾擔任過西北軍政委員、省政協委員、省武協主席、蘭州市中醫學會主任委員等職。馬鳳圖宗師長年居於甘肅,一生授徒甚 多,培養了一大批武術名家,並將通備武學廣泛傳播於甘肅及西北諸省地區,影響十分廣遠。馬鳳圖宗師除武藝卓絕之外,亦精通醫學及書法。一生秉持「文武兼 通」「融通兼備」的理念,畢生致力於中國武學之彙整傳承,為通備武學集大成,貢獻卓著。是中國近代不可多得的一位學者型武術家。



2012年2月27日 星期一

近代通備源流

近代通備武學之源流,可推至清末潘文學大師,他在河北鹽山主持鹽山書院時,設文武科教授學生,歷 時數載,在鹽山、滄縣等地造就許多武科人才,其弟子中以李雲標和蕭和成尤為出眾。李雲標先生又傳黃林彪先生,黃林彪先生(1831—1907),字偉村, 武藝精深,他是李、蕭二位大師的藝業繼承者,晚年收馬鳳圖、馬英圖兄弟為徒。馬鳳圖先生自幼即從祖父、父親學習劈挂、八極等家傳武藝,十二歲起又師從黃林 彪先生學習通備拳法,並得李雲標、蕭和成等武術名家之指導,對通備拳械有著精深的造詣。民國初年,馬鳳圖先生在瀋陽結識了東北三老郝鳴九(鶴翔)、胡奉 三、程東閣等三位武藝名家,透過換藝,互取彼此之長。使得翻子、戳腳等藝更趨完備。馬英圖先生並師從郝、程、胡等三人習技,之後經馬鳳圖先生取諸家之長, 做承先啟後的整理,遂造就今日完整的通備武學內容及體系。今日通備武學係經馬鳳圖先生集大成,故又稱之為「馬氏通備武學」。 馬鳳圖宗師長年居於甘肅,一生授徒甚多,培養了馬廣達(子)、馬穎達(子)、馬賢達(子)、馬令達(子)、馬明達(子)、王天鵬、羅文源等一大批武術名 家,長公子廣達先生於對日抗戰時期不幸為國捐軀,其公子馬穎達、馬賢達、馬令達、馬明達等四位老師則被譽為當代中國武壇「馬氏四傑」。

                                                                                               (本文轉自中華通備武學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