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3日 星期一

通備隨筆30114


 通備武術怎麼教與怎麼學               李唐  20140114

    人是喜歡學習的,從出生到結束都在不斷的學習,有的人學拳成就高、有的人怎麼教總不會,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有個故事說一個徒弟老教不會,師父無奈說你去站馬步桩打空拳吧,也就沒再理他,三年後師兄弟個個有成,舉行比武,他老兄也參加,結果打他也不痛、摔他也不倒,身沉步穩,若挨到他一拳就受不了。其實探討起來,還真有它的道理,這道理後頭再談。

    學習分為兩種,一種是有規則而且明顯的教學法,稱為「外顯學習」,就是我們一般在武館、或是操場上的正規教學,口令響起,一拳一腿、你來我往,或前進後退、左閃右避。另外一種稱為「內隱學習」,在不自覺之中、完全自動的、不受環境影響干擾、說不清楚是怎樣一回事就是學到了。

    有的師父教出的徒弟是個個有成就。有的師父功夫好人品佳,卻教不出好徒弟。同樣的師父教出的徒弟也百百種、成就不同。這些原因之一在教導者,另一個原因在學習者,今天的「腦神經科學」發達,可以從腦部的神經元反應更深入的瞭解學習方法與腦部反應的關聯性了。

    「內隱學習」對藝術性、抽象性的教學有極大的影響,如果師父對武術達到「藝術性、抽象性」的體悟,在教學的技巧與心態上就更要人拳合一、形意相隨了。如何「人拳合一、形意相隨」,就是在打拳時「捨身就意、意在拳中、人已忘形」,簡單說就是洪金寶打拳,「誰也不嫌他胖」。教拳如神打(上了身的乩童),喜怒哀樂、閃展騰挪、動進靜退、開合吞吐,表現於眉宇之間、舒展在腰腿胸背,還要能唸唸有詞。若有喜樂教導的心更能增強教練「後設認知能力」,隨時監控、調適教學的歷程以加強成效,又能教學相長(這也是武者的終身學習)

    也許看的胡裡胡塗的,不知道我說什麼,但是你看到好的舞者(好比楊麗萍)在表演時,看到的、感覺的是一隻美麗的孔雀(比真孔雀還美)在跳舞還是一個女人扮隻孔雀在手舞足蹈。柏林愛樂演奏四季時,你體會到春天的孕育力還是一堆樂器在發出聲音。當然觀眾也要有共鳴才演得下去。

    也就是說除了教導者的能力,學習者也需要有條件,習武者必須有熟練的練習,練的夠多(所謂:拳打千遍、身法自然),學習時能融入情境,而且學習動機強烈足以啟動教者的傳承心,還要與師父息息相通(真心信服老師-批判的態度、真理的肯定),才能徹底體悟老師的內涵。這時接收到師父傳授的是不只於「動作」,還有「精神、意念、態度與經驗」,也就是"meme(彌因)

    前文那位徒弟是笨?是成功了?師父是不負責任?是因材施教?或其他師兄弟太遜咖?講到這裡請自己想想,通不通都是一大進步,「學習是互動」的。